博文文章网 网站地图

我的风筝记忆丨李泽田:声声纸鸢诉乡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6:58:00    

儿时对风筝的记忆,是伴随着朗朗“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入脑海的启蒙;等再长大些,脑海中萦绕的是“孩童推门去又放纸鸢笑声满路,手中长线没入天尽处”的无限遐思。在潍坊,春天到来的最好宣告便是天空中争奇斗艳的各式风筝。

孩提时期总是对事物充满着童真的好奇。家中的储藏室便是我探索的最佳场所。每次进入地下室,总会看见角落中蜷缩着一卷花花绿绿的布料,而最外面的保护罩早已落满了灰尘。偶然一次胡闹折腾,让我找到了一个奇怪的手柄。手柄的中间是空空的,还能转起来,而下面有一根细长的握把。我拿着握把使劲拍打那个会转的手柄头,想让它一直转动,就如当初玩拨浪鼓那般。玩腻了,我就缠着妈妈问这是什么,妈妈告诉我那是缠绕风筝线的线轮,然后告诉我那团奇怪的布料就是风筝。年岁尚小的我哪里懂放风筝的道理,那支风筝在飞到空中后被我肆意操控越放越远,最后缠在了树上,只能剪断引线“抢救”回家。此后新买的风筝又试了几次,仍是不得要领,胡乱摆弄一通,最后只得遗弃。失去兴趣的我只能看着漫天的风筝发呆,怔怔望着广场上那六个大小不一的圆组成的图标胡思乱想。

等到少年埋起的头再仰起,就到了该离家求学的时候了。坐在车中看城市风貌,那个儿时费尽心思也看不懂的图案竟然遍布全城,自然地融入了城市风光之中。公交站牌、公园长椅、火车站房、城市路灯……不论视线高低,那似振翅腾飞的风筝般的标志总能使你记得身处何方。就连新建的高铁站设计灵感外形也取材于振翅腾飞的风筝,成为屹立于城市新的地标。上大学后,与全新的环境相遇,自我介绍时每每提及故乡,异乡人总会不约而同说出“风筝之都”的雅号。每年四月,当桃红柳绿,风筝节也总会如约而至,牵动着每个在外游子的心。风筝广场与渤海湾畔的风筝放飞场,总会有各式独特的风筝竞逐长空,占据着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同样也鲜活于每个潍坊人的朋友圈。如今的风筝节已经变成一顿盛大的文旅盛宴,音乐节、美食节、文创夜市等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赋予风筝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崭新的时代活力。

读研后,与家乡的空间距离更加遥远。地域文化的差异让满怀的相思之情无以抒发。又一年春日,我独自漫步湖畔公园,在春景中寻找着共同记忆。满怀失落之时,我抬头望向天空,云下掠过几只造型各异的风筝,鸟儿也绕着风筝声声啼诉,似在抱怨早已提醒我注意。思乡至出神之时,周围的喧闹把我的注意拉回现实,原来是有一只风筝七零八落地缠绕在了树枝之上。内心泛起的悸动推着我鼓起勇气伸出援手,思索着如何将这风筝归还天空。绕树观察、收放引线,借助风力,能想到的方法我们尽已尝试,可收效甚微。最后,我们将引线剪断,在末端绑上了一块重物,通过甩出重物最终将缠绕的引线解开。望着嬉笑着离开的背影,我忽觉神情恍惚,似孩提时玩闹缠绕在树上的那只风筝,跨越数年的记忆最终回到了我的手中,拂去了满身的尘土,补全了我残缺的那段记忆。

跨越古今的风筝,始终飘扬在每个潍坊人的心中。无论风筝飞扬得再高再远,心中始终有一根引线指引着方向——那是文化血脉铸就的精神港湾。

(作者:安徽省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李泽田)

相关文章:

这一幕太暖!山西姥爷和深圳地铁同框了!04-04

在樱花雨中放风筝是什么体验?济南鲜花港首届风筝节玩法升级04-03

“新视界新南阳”短视频征集邀您拍摄04-03

微软CTO预判:未来一年AI智能体记忆能力将有重大突破04-02

新消费大考,武汉交出浪漫首卷04-02

浦口区新合社区开展“'筝筝'日上 不负春光”风筝diy绘画主题活动04-01

我的风筝记忆丨李泽田:声声纸鸢诉乡情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