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翼 本报记者 孙昊
三年来,位于嫩江右岸的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紧抓“畜头肉尾”发展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用全产业链思维重塑传统畜牧业格局,形成了年出栏30万头生猪、4万头肉牛的产业集群,让带着北纬47°阳光味道的优质肉品,跨越山河走向全国餐桌。
当非遗技艺遇上智能智造,齐齐哈尔传统烤肉焕发出勃勃生机。走进龙记珍牛农牧集团十万级净化车间,3D智能切割机正以毫米级精度分解国产改良和牛,双螺旋速冻隧道以-40℃瞬间锁住鲜香。这家非遗烤肉标准化创新基地,既传承着百年炙烤工艺的烟火气,又书写着“每天20吨、年加工5000吨”的现代工业传奇。从上海到深圳,15座城市的高端门店里,“星级品质+私人定制”的梅里斯牛肉正在重构消费认知,今年新增的12个品类将助推企业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在天照食品的中央厨房,工人们正在包制柳蒿芽猪肉水饺,产品通过冷链物流奔向28个省市销售网点。这里既是传统风味的守护站,又是标准化生产的枢纽站,手工包制的温情与智能温控的严谨相得益彰,让“妈妈的味道”突破地域边界。在政府“百城千店”战略推动下,该区全力布局160余家品牌门店、240余个销售网点,商超专柜与社区零售交织,电商直播与线下配送相伴,共同奏响14亿元产值的发展交响曲。
为了让产业根基愈发坚实,梅里斯创新推出“一企一策”服务机制,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在齐源盛清真屠宰车间,经过品种改良的肉牛正通过智能化分割线变身精致肉品。据企业负责人介绍,政府服务“小专班”活跃在企业,不仅带来融资贷款政策包,还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服务非常细致、周到。
从嫩江草原到都市餐桌,这条“黄金肉链”正在助力乡村振兴。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掠过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共和大牲畜交易市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已在为优质畜源竞相出价;每当华灯初上,上海白领的火锅餐桌上,那片薄薄的来自北纬47°的牛肉令人大饱口福。梅里斯人用全产业链思维书写现代农业考卷,让“畜头肉尾”在黑土地上成为实实在在的“共富密码”。
相关文章:
沪深京三市成交额达7000亿元,较上日此时放量650亿元04-22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 畜头肉尾全链升级 创造14亿产业规模04-22
热!热!热!“中国电影消费年”精彩不断→04-22
2025大干一场 奋进2000亿元|5月验收进场!长鑫娱乐年产10万台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04-21
云南一季度GDP增长4.3%,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大幅收窄04-21
幸运女神再次降临!宁波购彩者喜揽大乐透1672万元04-21
【强信心 看发展·招商引资拼落地】优化营商环境出实招 粤陇中药产业合作结硕果04-21
天价离婚!女方分走超9亿元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