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间,东营市不仅用缤纷的春日景致与丰富的文化体验吸引八方来客,更以“硬管理+软引导”的双向发力,为这场春日之约注入文明底色。当市民游客徜徉于樱花小径的烂漫、沉醉于历史文脉的厚重、流连于湿地公园的清新时,这座城市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文明旅游成为与繁花共绽的春日风景。
东营市以精细化服务为文明出行铺就“有形轨道”。全市2025年踏青露营季暨广饶县“春暖花开·不如一见”春季文旅消费嘉年华4月5日开幕,主会场孙武湖旅游度假区设置分类垃圾桶、电子导览屏与流动服务岗,通过“设施+人力”双重保障,让垃圾不落地、道路不迷途;各分会场因地制宜推出“无痕露营”配套服务,提供必要的便民服务避免一次性浪费,还组织志愿者协助卫生清理,将生态理念转化为行动指南;各景区的智慧监测系统实时疏导人流,既避免人群拥挤,也守护湿地生态。这些看得见的“硬投入”,既是对游客体验的尊重,更是对城市文明底线的坚守。
如果说硬件建设是文明的骨架,那么文化浸润则为其注入灵魂。孙子文化园的汉服巡游不仅复现传统礼仪之美,更通过“百花踏春”“文武市集”“祈福大典”等活动中的揖让互动、投壶竞技,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礼序之道;历史博物馆的红色文物展陈与志愿者讲解,让《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力量与古时陶瓷的文明回响,在潜移默化中唤起公众对文化遗产的敬畏;各媒体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让主播对赏花注意事项进行趣味科普,则将文明倡导转化为轻松愉悦的文化互动。这种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的“软引导”,让文明不再是冰冷的规训,而成为游客自发的情感认同。
清明踏青,既是与自然的对话,也是文明的修行。东营市以硬举措守护生态之美,以软文化滋养心灵之美,在满城春色中书写着“诗与远方”的现代注解。当每一位游客都能成为文明风景的守护者与传播者,这场春日之旅便不再仅是感官的愉悦,更将升华为精神的丰盈——而这,或许正是文旅融合最动人的价值所在。(大众新闻记者 余俊)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文章:
春日助老行04-07
一天涌入3万人!杭州一地成“露营顶流”,这幕却让人着急04-07
老爸茶巴士“消博会专线”展现海口风情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