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招聘师、生活服务体验员、民宿管家、整理收纳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碳排放管理员、秸秆经纪人、数字化管理师……这些新职业你都听说过吗?
近年来,诸多新行业、新赛道纷纷涌现,一些传统产业也长出了新枝丫。一批新职业借助这一发展势头,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自2019年以来,人社部先后发布了多批新职业目录。这些新职业不仅重塑了就业市场版图,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与创新动能。
新职业创造了就业乘数效应。一个家庭整理收纳师的工作,激活家居设计、智能储物等产业;一个无人机驾驶员的出现,带动飞手培训、设备维护等多个衍生岗位……全新的就业机会,广阔的就业空间,等待着被发掘和把握。
新消费催生“职业新鲜人”
民宿管家、整理收纳师、网络主播……近年来,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许多过去没有听说过的新职业涌现出来。人们把这些新职业从业者称为“职业新鲜人”。
职业新鲜人的“新”,直观地表现为扎根不断变化的消费市场。他们在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中挖掘新机遇,寻找就业创业机会。
河南老君山洛珠天吉民宿主理人陶垒以前从事医药行业,2018年转型成为一名民宿管家,如今已成长为运营着6家民宿的主理人,每年奔波于江苏苏州、海南三亚、新疆喀什等多个地区的民宿。“我有一次在国外偶然接触到民宿,当时国内民宿还没有发展起来,那次经历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陶垒说。心中的新职业种子发芽生长,离不开消费市场这片沃土。
消费市场复苏回暖,消费热情持续上升,助推整理收纳行业快速发展。“今年以来,整理收纳服务咨询量与整理收纳师培训咨询人数均明显增加。”整理收纳品牌留存道创始人卞栎淳告诉记者。
随着新职业、新工种正式“入编”,越来越多“职业新鲜人”下场。但是从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服务能力来看,“职业新鲜人”存在不少“天然”短板。
卞栎淳表示,行业不缺整理收纳师,缺的是有规划能力、管理能力、统筹能力的整理收纳人才。
职业技能培训是保持就业稳定、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举措。生发于消费领域的新职业面对的是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更需要持续更新与需求侧适配的职业技能。
直播间走出的不只是“网红”
这两年,如果说哪些职业是求职者心目中的热门选择,网络主播一定榜上有名。不过,作为一个新兴职业,网络主播只是直播行业众多岗位之一。基于规模化的内容生态和商业生态,一个直播间带来了数据分析师、视频剪辑师、成本核价师、互联网营销师、信息流广告营销专家、探店达人等诸多就业机会,成为新职业的产出“大户”。
以快手平台为例,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快手平台直接或间接带动4320万个就业机会,催生了174个新职业类型。这些职业中包括电商直播操盘手、AI应用师、粉丝营销师、直播投流师、助播、直播中控、生活服务体验员等年轻人青睐的职业。
尽管市场对直播行业新职业的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大量求职者也有意愿加入其中,但人才供给相对不足已是事实。去年底发布的《网络主播新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国内有1508万人把网络主播当成主业,预计到2025年,我国直播行业的人才缺口为1941.5万人。
当年轻人加入银发新赛道
从“生存型养老”到“生活型养老”,养老需求日益多元化、专业化,带来了更多新的就业机会。
如今,越来越多“90后”“00后”加入这个新赛道,在为老年人带去更多温情的同时,也开拓出前景广阔的职业发展新空间——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陪诊师、认知障碍护理师、居家养老管家、安宁疗护师、助浴师等养老产业领域的新职业,提升了老年群体的生活品质,补齐了民生服务短板。
民政职业大学老年福祉学院院长、教授屠其雷表示,不同年龄、健康状况、经济条件的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促使职业领域走向细分化。例如,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的增长,使得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长期照护师等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龄且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清洁方面存在困难,助浴师这一新兴职业应运而生。
“在传统观念中,养老主要依赖家庭成员。现在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使得子女难以独自承担全部养老重任,社会养老服务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屠其雷提到,不少老年人自身也开始积极接受专业养老服务,主动追求更高品质的晚年生活,不再局限于基本的生存需求,在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社交娱乐等方面展现出强烈渴望。
这一观念转变极大地拓宽了养老服务的边界,也为养老新职业的诞生与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绿色”成新职业关键词
绿色,是新职业的一大标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批绿色职业应运而生。目前,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标注的绿色职业已有134个,占职业总数的8%,包括碳排放管理员、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秸秆经纪人等。
近年来,四川成都加快打造绿色低碳的城市品牌,催生了一批绿色职业从业者,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这些从业者也被人们生动地称为“绿领”。
越来越多跨行业从业者积极参与培训和考试,以提升自身相关素质、适应行业绿色发展需要。获得《专项职业技术能力》证书对大学生而言,有助于拓宽就业渠道;对高校教师而言,参与学校绿色专业建设时会更有发言权;对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而言,在制定政策时更胸有成竹。专家表示,绿色职业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对于增强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度、促进就业创业、引领职业教育培训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智造升级渴求新型工业人才
随着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一批在新岗位上引领潮流的新型人才,成为助推中国制造迈向高端的“新质生产力”。
面向未来的先进制造业需要怎样的人才?“适应变化”“复合型”是关键词。专家指出,随着新业态不断涌现、新技术引领行业跨界融合,新型工业人才也要从“I型”向“T型”乃至“Π型”转变,即从只研究一项专业技术的I型人才,向具有沟通、经营等综合能力的T型人才,乃至熟悉多个制造行业知识并能融会贯通的Π型人才转变。
面对呼啸而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尽快建立制造业新型人才的批量培养、可持续供给生态,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广东东莞、佛山等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城市初步为新型工业人才培育“打了样”。
“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阶段,东莞企业对相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渴求程度持续走高。”广东智通人才连锁集团人力资本研究院院长姜允萍告诉记者。
在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智通研究院采集东莞449家规上企业2024年的招聘数据分析发现,企业已构建起完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生态体系,以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数据分析处理工程技术人员等为代表的6类新兴职业群,是该行业典型的职业需求之一。“随着智能制造加速发展,具备新兴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将成为未来企业争夺重点。”姜允萍分析。
在电子信息行业,新职业增长态势更为明显。智通研究院对智能移动终端产业的调查显示,规上企业招聘需求分布于研发、测试、制造各环节。
“行业新兴职业群中,与工业机器人相关的系统操作员、系统运维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人才需求指数分别达7.33、2.80、1.85,需求非常旺盛;数字化人才也有显著发展潜力,企业需求稳步上升。”姜允萍说。
原标题:《这些新职业带来就业新机遇→》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夏徐寅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
芝罘消防走进校园播种春季消防“安全种子”04-15
泡泡玛特王宁发布全员信:即日起启动全球组织架构升级04-14
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创新“道器融通 赛创融汇 文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04-14
特朗普家族涉足加密货币暴赚10亿美元,政策大调转潮势04-13
14人!临沂国企招聘!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