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文章网 网站地图

旅居云南:从“异乡客”到“新昆明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4:4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传统养老模式正在被打破。昆明凭借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文旅资源和专业的医养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地老年人定居,成为“新昆明人”。一种融合“养老+旅居+医疗”的新型养老模式正快速发展,昆明也逐渐成为全国旅居养老的热门目的地。

新昆明人

在昆明各大医养旅居社区,“新昆明人”正不断增多。来自内蒙古的丁振东退休前是一名公务员,退休后摇身一变成了热衷旅行的“探险家”,身为中国探险协会理事的他,在游历了多个国家后,最终选择定居石林。“我第一眼便爱上了这里的阳光、空气、中医养生氛围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决定留在这里不走了。”丁振东回忆起自己与石林的第一次邂逅感叹道。

石林风景区

与丈夫丁振东的果断不同,李淑英的转变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起初我对离开家乡养老有很多顾虑。”她坦言,“但这里的便利、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的想法。”如今,这对夫妇每天早晚都会跟着“孟老师”练习八段锦,生活方式也越来越规律、健康。

李淑英口中的“孟老师”,是从郑州市工艺美术厂退休的孟宪梅。这位曾经的玉石雕刻师已连续两年在杏林大观园养老。她还介绍了多名亲友一起来。她说:“这里特别适合像我一样喜欢研究中药的人,我刚来的时候心火旺、膝盖疼,在中医调理下,现在腿疼的毛病也好了,每天写写书法、散散步、练练八段锦,生活很舒心。”

杏林大观园的孟宪梅奶奶正在练书法

“园区内的中医院有几位医术高超的大夫,张彧医生的中医养生课讲得深入浅出,周兴宏医生通过针灸、艾灸等中医疗法,帮助许多老人缓解了老年病的困扰。在这里,大夫们不仅医术好,还会耐心地号脉、看病,拿药也不贵。”孟宪梅对这里的医疗服务十分认可。即便春节被女儿接回郑州,她仍心心念念昆明的生活,最终选择长居于此。

同样来自河南郑州的李自明今年78岁,患脑卒中后遗症10多年。2023年,他首次来到石林杏林大观园旅居康养一段时间后,感觉效果不错,于是今年再次入住。为缓解李自明脑卒中后遗症,园区内的医生结合传统针灸、艾灸及傣医拖擦疗法,为他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目前,李自明已能拄着拐杖行走1公里。“没想到经过治疗后父亲恢复得这么好,这里结合中医传统疗法和现代康复技术的治疗方式很适合老年人。”李自明的女儿说。

石林杏林大观园

在昆明的医养旅居社区中,活跃着许多像丁振东、李淑英、孟宪梅、李自明这样的旅居者,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昆明也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这种新型养老模式的出现,源于老年人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23年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23.5%愿意尝试异地养老,较2018年增长近10个百分点。旅居养老正在从“小众选择”变为“大众趋势”。

项目“领航”

古滇康养园和石林杏林大观园作为昆明医养旅居产业的标杆项目,正以特色化服务吸引全国银发客群。

古滇康养园

位于晋宁区滇池南岸的古滇康养园,25栋康养公寓可容纳2000余人,开设了合唱、书法、国画、太极、民乐、手工、电影鉴赏等课程内容丰富的老年大学,丰富旅居人群精神生活,并配备全屋适老化设施、24小时安全监控及紧急呼叫系统,管家服务团队均为专业护理人员。项目自2017年运营以来已累计服务长住客户1000多户,接待旅居游客超3.1万人次,外省客源占比达70%。园区内设滇池康悦医院,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建立绿色通道。

古滇康养园书屋读书的王世宇老人

诺仕达集团古滇康养旅居事业部总经理黄向红说:“现在昆明的医养旅居项目精准定位目标客群,构建以医疗服务为核心的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重点提升慢性病管理、功能康复等专业服务能力。”古滇康养园策划经理侯玲玲说:“对于老人常见的小病,我们的家庭医生会定期家访,管家团队也会日常监督提醒,确保老人能得到及时照顾。此外,要是遇到比较严重的疾病或突发紧急状况,园区康悦医院的医生会迅速作出初步诊断,通过‘绿色通道’为老人快速转诊,工作人员也会陪同就诊,解决部分老人就医没有子女在身边陪伴的问题。”

石林杏林大观园则以中医药文化为特色,面积达3000亩的国家级生态农场提供药膳餐饮和温泉住宿。园区内的中医院是一大亮点,不仅开通了省市医保和异地医保,还会不定期邀请云南的名老中医义诊。

园区内的中医药文化展览馆,是弘扬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场所,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同时也是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石林杏林大观园2024年接待游客83万人次,旅居游客达10万人次,主要来自河南、山东、内蒙古、重庆、武汉等地。

石林杏林大观园

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旅居协会会长、昆明杏林大观园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兴德对昆明医养旅居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云南作为“植物王国”“药物王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这是昆明医养旅居品牌独一无二的优势。同时,昆明市各级政府对旅居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石林县还出台了针对外地老人旅居的优惠政策,如旅居达到一定时间可免费游览石林风景区等。他认为,昆明应进一步挖掘自身特色,加强项目建设和宣传推广,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具有昆明特色的医养旅居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居。

这些项目只是昆明众多医养旅居项目的缩影,昆明正通过“养老+旅居+医疗”的创新模式,为银发旅居人群提供全方位康养服务,展现昆明医养旅居产业的发展活力。

政策“撑腰”

在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下,昆明医养旅居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产业处处长邹继全介绍,随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推进,昆明已落地心血管、呼吸、肿瘤三大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为医养旅居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医疗支撑。

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发展处处长王国华说:“昆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旅游资源,为发展医养旅居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国家三大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昆明,我们的医疗服务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他建议,未来应重点强化特色优势宣传,提升昆明医养旅居品牌影响力。

滇池绿道晋宁段

昆明市民政局养老处处长张乔平介绍了开设养老机构的经费补贴政策。在建设补助方面,对于用自建产权房新办的养老机构,只要床位数达到10张及以上,每张床位就能获得一次性建设补助1万元。此外,还有创建等级奖励补助、社区居家运营资助、幸福食堂建设和运营补助、人员补助,以及针对高龄老人和经济困难老人的补贴等,全方位推动养老事业发展。

24小时值班的古滇康养园健康管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督察、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陈加耘说,从《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可以看出,昆明市正以多维度政策助力医养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医疗保障上,强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与本地医院联合体建设,优化养老服务机构布局,构建全年龄段社会福利设施体系。在生态环境方面,筑牢“一屏两湖四廊”格局,加强滇池等保护治理,打造“两环多廊”蓝绿空间,产业布局突出晋宁大健康产业示范核心区,联动空港、安宁等片区发展国际康养、生物医药等。同时,政策优先保障养老、医疗等用地,盘活存量空间,推动文商旅融合。此举将全面提升医养旅居品质,为构建健康宜居生活圈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昆明医养旅居产业将立足气候、物产等资源优势,完善服务体系,培育专业人才,快步建设成独具特色的医养旅居目的地,为中国式养老提供充满诗意的“昆明方案”。在这里,养老不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昆明,正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曼君

图片:王俊星、赵伟、晋宁融媒、昆明日报资料图

美编:常悦

责编:李晓梅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

相关文章:

旅居云南:从“异乡客”到“新昆明人”04-18

太原:宝妈抱娃开车 险些撞到路人 网格员赶忙制止04-18

安徽:五年来全省单位数量大幅增加04-17

清新区“双百行动”服务队:推动校地合作,共谋发展新篇章04-16

清远清城:为种好米“代言” 清城水利以水赋能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04-16

科技创新“育金苗” 成果转化“结硕果”——乌鲁木齐建强孵化链、融合产学研、实施“揭榜挂帅”的实践探索04-16

上厕所时,大便前头干硬,后头软黏,说明什么?看完涨知识了04-16

昆一中初中部计划今年9月开门办学 将招聘20名教师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