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文章网 网站地图

扫码领“五险一金补贴”?假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5:09:00    

近日

有部分网友反映收到了

领取“五险一金补贴”的通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此表示

!

从未面向普通群众发放过所谓的“五险一金补贴”,所谓通知为不实信息且涉嫌诈骗,千万别信!


通知声称


按照人社部相关规定,凡入职满一个月,并按照国家规定正常缴纳五险一金的员工,均有资格申请“五险一金补贴”,请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信息认证及补齐工作,逾期未办理者将无法享受补贴。


扫描通知下方的二维码,会跳转到“财政部网站”,并需要输入本人姓名、身份证号码等,接下来还要填写银行卡号码、验证码等。


注意了


这个网站是假冒的


千万别信!也千万别填!

这是骗局的常见套路!

一旦提交信息

补贴领不到

卡里的钱还会被盗


人社部门表示,这类诈骗往往利用非法途径,获取群众的手机号、微信号或邮箱账号等,然后发送虚假信息,诱导群众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进入虚假“官方”小程序或网站,并填写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除了“五险一金补贴”“社保补贴”,这两年还出现过“经济复苏津贴”“个人劳动补贴”等各种骗局。为了以假乱真,行骗者会伪造部委或地方有关部门网站并设置飘窗,让大家点击进入填写个人信息。还有的骗子以公司人事部门为名,向员工发送补贴领取邮件,并附上自助办理的二维码。


近期多个互联网平台出现

“上海即将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

“招募数字人民币推广员”等信息

记者向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核实

上述信息均系



谣 言



!

记者调查发现,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传播“数字人民币银行即将挂牌”虚假消息,同时打着“有偿招募推广”旗号,通过组建聊天群组、组织线下线上会议对公众进行虚假宣传,诱导公众提供个人身份和资产信息、发展他人加入,并以“兑换数字人民币返还补贴2%~5%”为噱头,诱骗公众从不法分子处“兑换”数字人民币,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提醒广大公众:数字人民币为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采用“央行-数字人民币业务运营机构”双层运营架构,不具有炒作空间,不会通过鼓吹高额佣金或炒币高回报等方式诱导用户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和参与传销。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一般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服务主体以及各大政务平台、具有经营资质的主要电商平台和线下门店等正规渠道领取。请广大公众谨防上当受骗,避免自身经济利益损失。



警惕“四个陷阱”



陷阱一:假冒试点活动开展诈骗

不法分子假冒试点活动,通过非正规渠道(非试点地区政务平台、非商业银行、非主要电商平台)向公众发送诸如“数字人民币试点发行,预约登记即可领取体验金”的短信,同时附上诈骗网址链接。公众点击这些链接后,往往会被诱导填写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并被诱导下载仿冒数字人民币App、向卡内存入更多资金等,随后不法分子迅速转走卡内钱财。


陷阱二:“数字人民币投资交易获取高额回报”

不法分子借数字人民币名义虚设“数字货币投资平台”“数字货币交易所”或“共同富裕红利版”项目,号称可投资获取高额回报,吸引公众参与。一旦受害者投入资金,诈骗分子便会卷款消失。


陷阱三:“数字人民币推广有偿招募”

不法分子假借“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之名,以高额回报、兑换贴息为诱饵,通过发展下线、层级分佣等方式,构建传销诈骗网络。受害者一旦加入,不仅可能损失资金,还可能陷入更深的诈骗陷阱中。


陷阱四:“权威机构来电”

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政府机构、银行或大型电商平台客服人员,利用“查案”“修复征信”“退款”等话术博取信任,以“账户冻结”“影响征信”等话术施加心理压力,诱使用户点击虚假链接或仿冒App,填报个人敏感信息或转账,造成资金损失。


新闻大连(微信号:dltv8811)编辑制作

资料:人民网 央视财经

编辑:燕子 何鑫

美编:海健

校对:华铮

主编:吕彬

监制:穆军 侯智良

相关文章:

向上!中国资产丨人民币国际认可度提升,国际投融资功能显著增强04-14

特朗普家族涉足加密货币暴赚10亿美元,政策大调转潮势04-13

扫码领“五险一金补贴”?假的!04-13

理论筑基 AI赋能 激活“三农”传播新动力04-12

女子掉入甜蜜陷阱!12万血本无归!04-12

芯片国产化率超九成!全国首个“四算合一”算力网络调度平台建成04-11

内蒙古“不包邮”正成为过去式04-10

国安提醒:你的音箱可能正在被监听04-10